資訊中心
INFORMATION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template/wangkun/skin/images/service.jpg)
為進一步加強中心城區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控制,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創建國家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試點建設城市,建立高標準的城市供水設施體系、高水平的城市供水管理體系和高效均衡的供水服務體系,市住建局牽頭組織開展《方案》編制工作,征求五區和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城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等有關部門單位意見,充分吸收采納。
到2025年,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不高于8%,力爭控制在7%以內……近日,臨沂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臨沂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工作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從實施供水管網改造工程、推動供水管網分區計量工程等方面進行部署,全面推進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
《方案》中明確,到2025年,中心城區公共供水管網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管網壓力調控水平進一步提高,激勵機制和建設改造、運行維護管理機制進一步健全,供水管網漏損控制水平進一步提升,長效機制基本形成。
構建起五個“全覆蓋”的臨沂供水管網漏損治理體系,形成中心城區供水管網全覆蓋,供水管網分區計量全覆蓋,管網壓力調控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區域基本全覆蓋,運行維護管理施行約束激勵機制的區域全覆蓋,實現供水管網網格化、精細化管理的區域全覆蓋,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不高于8%,力爭控制在7%以內。
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將開展哪些工作?
1、實施供水管網改造工程
結合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和“一戶一表”改造等,綜合考慮對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的作用、對供水水質安全保障的重要性等,對臨沂中心城區超過設計使用年限、材質不佳、受損失修、材質落后的市政供水管道及閥門井等附屬設施進行更新改造。
同時,要統籌確定各改造項目的實施次序、期限。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網應使用柔性接口;直徑100毫米及以上管道,應采用鋼管、球墨鑄鐵管等優質管材;直徑80毫米及以下管道,應采用內襯不銹鋼復合鋼管、薄壁不銹鋼管。
新建供水管網要嚴格按照《臨沂市城市供水管理辦法》(臨沂市人民政府令第32號)、《臨沂市城市供水工程技術導則》規劃建設。
2、推動供水管網分區計量工程
依據《城鎮供水管網分區計量管理工作指南》,按需選擇供水管網分區計量實施路線,開展工程建設。在管線建設改造、設備安裝及分區計量系統建設中,積極推廣采用先進的流量計量設備、閥門、水壓水質監測設備和數據采集與傳輸裝置,逐步實現供水管網網格化、精細化管理。實施“一戶一表”改造。完善市政、綠化、消防、環衛等用水計量體系。
3、推進供水管網壓力調控工程
統籌布局區域供水管網集中調蓄加壓設施,切實提高調控水平。供水管網壓力分布差異大的,供水企業應安裝在線管網壓力監測設備,優化布置壓力監測點,精準識別管網壓力高壓區和低壓區,調控水廠加壓壓力,通過形成供水環網、進行二次增壓等方式保障供水壓力,逐步實現管網壓力時空均衡。
4、開展供水管網智能化建設工程
建立基于物聯網的供水智能化管理平臺,督促供水企業在完成供水管網信息化基礎上,實施智能化改造,供水管網建設、改造過程中同步敷設有關傳感器。對供水設施運行狀態和水量、水壓、水質等信息進行實時監測,精準識別管網漏損點位,進行管網壓力區域智能調節,逐步提高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的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5、完善供水管網管理制度
建立從規劃、投資、建設到運行、管理、養護的一體化機制,推進供水管網網格化、精細化管理,并完善漏損管控約束激勵機制與政府分級動態實時監控預警機制,確保漏損率長期穩定持續降低。督促供水企業將供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營收、表務、調度管理與漏損控制等數據互通、平臺共享,力爭達到統一收集、統一管理、統一運營。
供水企業要完善管網漏損控制管理制度,規范工作流程,落實運行維護管理要求,嚴格實施績效考核,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加強區域運行調度、日常巡檢、檢漏聽漏、施工搶修等管網漏損控制從業人員能力建設,不斷提升專業技能和管理水平。鼓勵各區(開發區)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將居住社區共有供水管網設施依法委托供水企業實行專業化統一管理。